翻页 夜间
0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 第六十章 崩溃的宁昊
最新网址:www.00shu.la
    2013年2月17日,第63届柏林电影节闭幕式。

    相比于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是三大电影节中成立时间最晚的。

    近年来,威尼斯越发衰落,戛纳名气最盛,但是艺术性不足。

    唯有柏林电影节。

    凭借独特的政治和社会议题关注,成为全球最具艺术气质的电影盛会,更是扮演着政治与社会批判的核心角色,被称为“最敢发声的电影节”。

    因此,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电影节,是电影圣地,也是艺术的殿堂。

    闭幕式以及颁奖礼更是其核心环节。

    在这座艺术殿堂中有所斩获者,可以视为在电影艺术上登堂入室。

    如果捧起重要奖项,自然成为年度杰出电影代表,扬名立万受人追捧。

    华人电影导演中,张一谋、李铵、王晓帅、贾章科等导演均曾在柏林获奖。

    他们在柏林电影节这座艺术殿堂,这片思想交锋的战场,用电影叩问人性、批判现实,展现边缘群体和先锋创作者的身姿。

    将对社会和人类的热爱,对社会的深度思考与观察,倾注在自己的电影作品。

    戛纳获奖只能多卖点版权费,柏林电影节获奖是用电影推动人类进步,用艺术改变世界格局。

    相比于很多商业片导演,他们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家,才是身处正道世界的文明人。

    柏林电影节的气质,如同2月的柏林。

    带着一丝孤傲,一丝冰冷,又有一丝高高在上。

    波茨坦广场电影宫。

    寒冬未退的柏林街头飘着细雪,电影宫前红毯铺就的艺术长廊与灰蓝天空形成强烈视觉对比。

    主会场。

    这座玻璃幕墙建筑,内部采用暗红色天鹅绒幕墙与金色浮雕装饰,放映厅穹顶的星云图投影正在缓慢旋转,穹顶落下细碎星光。

    2月的寒风裹挟着雪粒掠过红毯,在镁光灯的热浪中化作氤氲雾气。

    这不是寻常的电影节,这是种姓阶梯。

    “文明”和“正道”气息几乎液化。

    不要说得奖,只要得到了邀请,那就是国际认可。

    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对于电影从业者,便是无上造化。

    “牛,真牛,这范儿,老宁,老徐,咱们不会真的得奖吧。啧啧,这气质,国际范啊。”

    黄搏连连惊叹,专门定制的西装熨烫完美。

    国际范!

    洋气!

    《无人区》入选主竞赛单元,斩获金熊奖呼声很高。

    这是电影艺术的巅峰对决。

    来自罗马尼亚的电影《孩子的姿势》,美国的《雪崩王子》.都是经过挑选的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角逐。

    主竞赛单元风云际会,《无人区》是其中的强者!

    女主之一的余楠也是盛装出席。

    身穿黑金刺绣礼服,孔雀翎羽随着步伐流动,展现东方美学风采,像是把夜色披在了身上。

    “看这里。”

    “往中间一点,对对对。”

    “余楠,看过来。”

    摄影师此起彼伏的叫喊,快门声响成一片。

    各种语言,无数声音在余楠耳畔炸开,而她不徐不疾,展现着自己的风姿。

    柏林电影节她不陌生,几年前还获得了大奖。

    那次是跟着前男友,也是她的贵人王权安。

    王权安斩获金熊,并且拥吻了她,官宣了两人关系。

    然而不久,王权安和张雨琦搅在了一块,和她闹掰了。

    如今,余楠凭借《无人区》再度来袭。

    而且这部电影她的角色,更有魅力。

    影评媒体反馈,有很大概率获奖。

    电影节安排上更是给足了暗示。

    墨境王佳伟是评审团成员,还是主席,《一代宗师》作为开幕电影。

    从红毯外摄影师的热情,便能看出《无人区》的受欢迎程度。

    摄影师里只有一小部分是中国人,绝大部分是金发碧眼的洋人,来自各个国家。

    被这些人瞩目和关注,便是被国际关注,天然让人生出愉悦感。

    柏林很重视华语电影!

    国际电影节重视华语电影!

    世界艺术殿堂很重视华语电影!

    他们不是蹭红毯,而是堂堂正正的展现中华文化!

    相比于主演的兴奋,宁昊则总是忍不住去摸深灰色羊毛大衣的领口,在闪光灯下显得颇为紧张。

    倒是站在旁边的徐征,锃亮的光头泛着温润的瓷色,神色淡然。

    只看了一眼余楠,目光在兴奋摆pose的黄搏身上顿了一下。

    黄搏这两年飞的很高。

    有段时间更是三通娱乐旗下的演员一哥,国内第一男演员。

    电影片酬再加上三通娱乐上市的机遇,黄搏实现了财务自由。

    随着地位和财富提升,自然有精神追求。

    柏林电影节的演员奖只是六只银熊之一,含金量比不上奥斯卡和戛纳,但也是响当当的柏林影帝。

    徐征知道黄搏有想法,只是今天注定不会平凡,徐征内心深处有惋惜,也有那么些雀跃。

    《无人区》上的谋划算计,这种事只有寥寥几个人知情。

    黄搏如果再往前几年,以对方摸爬滚打磨练出来的人情世故,未必不能感觉到什么。

    沈三通拉爆《无人区》的电影成本,主要手段是通过黄搏的片酬。

    换成几年前,黄搏不说和宁昊划清界限,也会小心谨慎。

    绝不会现在这样,追逐所谓的柏林影帝。

    说到底,是飞在天上太久,飘的厉害。

    再加上沈三通性格好,几年相处下来,都知道沈三通比之圈内的封建做派,确实是正常人。

    失去了敬畏之心,也就偏离了,逐渐脱离核心圈。

    也许黄搏自己没发现,作为局外人,徐征看的清楚,黄搏连业务能力也在下降,还下降的很快。

    成为大人物的黄搏,开始不喜欢最拿手的小角色,也有点演不出来小人物的感觉。

    飘在云端久了,再加上黄搏不是科班出身,技巧上终归不足,属于体验派天赋派,表演吃的是过去经历的老本。

    徐征也是机缘巧合之下,见识了真正的世界运转,才能一直心有敬畏。

    原来他想着,沈三通是要以《无人区》拖垮宁昊以及小马的财务,如今每每想来,都觉得自己的幼稚的可笑。

    太小看沈三通了。

    沈三通对国内的人和事,一直有所留手,可是对外,那是毫不留情!

    极为可怕!

    徐征也只是在黄搏身上停留了那么一下,随后便对着镜头露出招牌灿烂笑容。

    “Niemandsland!(德语,《无人区》,直译为无人之地)”

    “No Man's Land!”

    观众们高呼《无人区》的名字,有德语也有英语,还有法语。

    宁昊笑着和观众打招呼。

    “为了这部戏等了几年,值了!”李名也是喜气洋洋。

    作为《无人区》的资方之一,这部戏拖了太久。

    好在这些年圈内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这些天,李名享受了一把国际追捧的感觉,《无人区》一片好评。

    以中国西部荒漠为背景的犯罪故事,又是探讨人性与生存法则,荒凉、法外之地的主题设定,简直是为柏林电影节而生。

    不管是媒体还是专业影评人,或者是观众,都对电影展现的西部世界赞不绝口,惊叹于宁昊的才华。

    李名可惜道:“最近几年,少有华语电影如此受追捧,再等等就好了。”

    宁昊投了不少,着急回本,颁奖礼还没开始,不少版权都卖了。

    按照李名的想法,先把中小国家版权卖了,至于主要电影市场的发行权,再等等。

    不只是发行权,也有国际导演,想要《无人区》的翻拍版权。

    很多发行商,暗示《无人区》得到了跨国影视资本的关注。

    《无人区》很大可能获奖,到时候说不定更高。

    “让利出去,我们获奖可能性更大。”

    好导演基本都会演戏,宁昊不动声色打了个哈哈。

    现在不卖的话,颁奖典礼之后不一定有机会。

    狗哥想着国内国外两开花,只能说想的太好了。

    决定来当沈三通的刀,宁昊通过徐征接触到了不少知识,不乏沈三通的最近理论成果,只能口耳相传。

    宁昊倒不是觉得徐征好心透露机密,无非让他彻底死心,好好办事。

    如今宁昊心不说死了,也是差不多。

    狗哥想着在国际上赚钱,想的太简单了,不可能。

    不是他们做的不好,而是外面收缩了。

    八九十年代给的口子,尚且可以做达利特。

    通过日耳蛮规定的路径进行“梵化”,实现种姓的自我跃升。

    这也是五代导演,只是弯腰,而不是跪下的原因。

    人家留了一个可以弯腰进入的洞。

    到了六代导演,变成了狗洞,只能趴下,爬着。

    等到00年后,宁昊刚入行的时候,日耳蛮对于东大的定位是毛子一样的阿修罗,不可“梵化”,也不能跃升。

    是永生永世需要沉沦的敌人。

    08年之后,干脆是“伏地魔”,不可言说、不可直视、不可想象。

    按照沈三通的判断,随着东大发展,再过些年,更是会变得越来越不可名状。

    直到彻底不可直视、不可接触、不可窥探。

    看到,便会导致日耳蛮整体世界观念的崩溃。

    宁昊对于未来将信将疑,但是沈三通构架的理论,完美解决了过去和现在。

    很多宁昊冥思苦想而不得的疑惑,有了顿悟一般的明悟。

    过去评奖屡屡受挫,他的电影比很多中小国家要好得多,但还是没机会,连个曝光机会都没有。

    因为路断了啊!

    五代、六代的路那是以往有的,新一代人家是连个缝隙都不给,跪下也不要。

    除了沈三通凭借无匹实力,和华纳捆绑破局,一杆子插到底。

    其他华语电影,08年后,日耳蛮给的口子,彻底闭合了,也就不可能走出去。

    而且以沈三通的实力,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三通娱乐的电影也走不出去。

    最多做到亚洲范围发行,在东大眼皮底子,再加上收购嘉和获得了发行网络,才能卖点票房。

    而哪怕在亚洲,日韩也几乎关了门,东南亚偶尔也会出问题。

    沈三通都没法开拓国外市场,三通娱乐也做不到,小马奔腾又怎么可能呢!

    宁昊愿意做刀,也是因为外面没有利益。

    外面是一点利益都不给,艺术、商业都没有。

    李名、黄搏、余楠越是开心、兴奋,宁昊越是复杂难明。

    所有的名誉和荣耀,只因为他挑战沈三通,扮演一个挑战者的角色,才敲开了口子。

    当人家口子开放之后,荣誉啊,名誉啊,媒体版面啊,影评啊,商业啊.

    一拥而上,都来了。

    宁昊觉得可怕、可叹又可悲。

    媒体、影评,乃至于市场,都可以操控。

    毫无疑问沈三通赢了!

    遥想当年沈三通还是一个单纯的青年,在学校里便看透了。

    那时,宁昊自己还傻傻的抱着拷贝全世界跑奖。

    到了采访区。

    徐征立刻远离宁昊,拉开了两人距离,变成黄搏和余楠一左一右伴着宁昊。

    徐征扮演的角色,是和宁昊闹翻了,但为了电影,给国际电影节一个面子。

    《无人区》海报之下,宁昊深灰色羊毛大衣,与余楠的黑金刺绣礼服交相辉映。

    走在前面的国际影星伊莎贝尔·于佩尔,给宁昊送去鼓励:“加油。”

    评审团主席王佳伟特别驻足与宁昊寒暄,提及《无人区》里秃鹰盘旋的魔幻长镜头令人难忘。

    余楠热情问:“王导,我给自己礼物能送出去吗?”

    “哈哈,你别套我话。”王佳伟玩笑道。

    他没有多待,之所以和宁昊说两句,也是电影节的意思。

    这次柏林电影节有不少东方元素,否则的话,他多少要避嫌。

    一行人站定,宁昊被一群记者围住。

    国内的记者们被挤在了外面,但看着宁昊被国际同行追捧,不少人与有荣焉。

    一个德国记者问:“《无人区》经历五年波折,导演,你是如何在严苛的审查之下,完成个人的艺术探索和蜕变的?”

    “我尊重柏林电影节。”从翻译口中了解问题,宁昊先表达了对电影节的尊重。

    “《香火》《绿草地》是我的最初电影作品,也是我的艺术追求所在。”

    “《无人区》的修改过程,让我知道了艺术的真谛,导演必须在艺术和市场面前做出取舍。”

    宁昊牢记之前的训练。

    不能提沈三通,也不能过于谈及电影审查。

    多谈对柏林电影节的尊重,以及希望获得国际认可。

    但绝不能表示出任何的过度顺从,不能给人廉价感。

    日耳蛮都是贱皮子。

    不管是欧蛮还是美蛮,要是给日耳蛮错觉,以为自己已经成了达利特领班,不管给不给好处,都会做出对方希望的样子,也就没必要给好处。

    又有个说英语的记者继续问:“你接受《环球银幕》专访时,谈到了如何将西部公路片解构成人性寓言,你将《无人区》创作比作在流沙上建城堡,你对遭遇的审查风波如何看待?”

    锲而不舍啊!

    宁昊不得不佩服这些记者的信念感,很明显这些人都深信不疑《无人区》上的话术。

    不同于前世中的上映轨迹,《无人区》这部黑色公路片既保留了荒诞基因,又增添了存在主义哲学意味。

    在一些力量推动下,西方媒体将宁昊打造成挑战者,沈三通的挑战者,审查的挑战者。

    因为敢说,再加上荒诞和哲学的电影世界,所以成为本届柏林电影节最受瞩目的亚洲电影。

    记者们希望从宁昊嘴里说出他们希望他说的话,看向宁昊就像是看迷途的羔羊,希望他尽早走上正确的路。

    可是宁昊早已看透一切!

    这些记者不是被操控,也不是受控于某个部门。

    而是日耳蛮体系的媒体框架,只给这样媒体人、记者留口子,不是这样的记者进不来。

    记者们在通过浓郁的日耳蛮氛围,对他的进行驯化。

    要让他自愿成为日耳蛮信徒,走向“梵化”之路。

    第一步就是切割原生文明,解构自己的出身,践踏和唾弃曾经的文化,才能从达利特,成为更高种姓,接近日耳蛮正道文明世界。

    最终的佼佼者,则是达利特领班。

    正常人眼中他们是自甘做奴隶,但在领班自己眼中,他们是日耳蛮主子的管家。

    当完成了自我逻辑循环,那就“天下无敌”了。

    在这套逻辑之下,原生文明的人越是批判达利特领班,领班越爽,越是认为修为在加深,在远离原生文明,接近日耳蛮文明世界。

    宁昊也是从这些隐秘知识中,猜到沈三通为何隐退。

    和达利特领班的争吵,没有任何作用,只会强化他们心中的自循环。

    类似柏林电影节,可以视作日耳蛮教的教堂,还不是一般的教堂,是大教堂。

    而这些记者们则是扮演者祭司的角色,着急的把宁昊转化,转化为他们心中的达利特领班。

    他们俯视宁昊,不需要理由便可以俯视。

    因为他们种姓高于宁昊。

    宁昊不过是幸运儿,只是因为作为沈三通挑战者,才有了从不可名状、从阿修罗,成为达利特的资格,走向“梵化”之路。

    拯救迷途羔羊,也是这些记者们的“梵化”之路,所以穷追猛打。

    只是记者并不清楚,越是追着不放,眼前这位东方导演心里越悲哀,沈三通又赢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