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 第二百一十五章 第五门:杂学!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全场鸦雀无声。

    前面还试图争辩的刘三吾,此刻也选择了闭嘴。

    这是他们不能碰的滑梯。

    一定程度上,夏之白的想法,是有利有弊。

    利的方面,自然是‘诛九族’‘连坐’等酷刑或许能被遏制住,这会让很多官员暗松口气,同时夏之白也在有意收紧官员的权利,让官员不能再那么明目张胆的行私刑。

    整体来看是在给天下百姓松绑。

    在给统治者收紧。

    其中具体利弊,也要因人而异。

    至少就他们而言,虽然说的不讨喜,但规范一点,对他们没什么坏事,至少陛下不会一生气,就对他们喊打喊杀的,性命方面多少能保障一点,不过他们也清楚,夏之白再怎么规范,都规范不到陛下头上。

    但万一呢?

    阁楼外朱标微微蹙眉。

    他前面听到夏之白的话,心中其实是十分不悦。

    公家行事,岂容夏之白道长短?

    尤其夏之白还大言不惭的‘否定’大诰,甚至还试图将大诰拉下来,这种胆大妄为的事,即便是他都没敢想过,他心中也是奇了怪了,夏之白哪来的胆子,敢去打《大诰》的主意?

    那可是父皇最得意之作。

    每年宁愿缩衣紧食,也要在天下广传。

    如今天下,若是《大诰》不能背下来,可都是要被治罪的,夏之白倒好,不仅对《大诰》没有丝毫尊重,甚至还想把《大诰》给拉下来,这若是让父皇知晓,指不定要动多大的肝火。

    只是听完夏之白的解释,朱标又不禁沉思起来。

    父皇编写《大诰》,他其实知晓原因。

    朱元璋原本是想通过颁行《大诰》峻令,使臣民知畏而不敢轻犯,但实际上并未收到应有的效果。

    甚至前不久父皇还抱怨。

    “大诰一出,恶人以为不然,仍蹈前非。”

    但正如夏之白所说,《大诰》的处罚是在《大明律》之上的,而且其效力在《大明律》之上,虽然父皇本意是用来严惩臣民犯罪,弥补律文的不足,顺便借此对天下普法,但事与愿违,短时间依旧难以迅速普及和深入人心。

    又因为元代长期法纪松弛,地方官民对其能否切实施行都持观望态度。

    《大诰》如今更多的倒像是恐吓。

    是一种案合本。

    但因为父皇太过看重,反而让《大诰》这类‘刑事特别法’,凌驾在了《大明律》之上,造成了如今的头重脚轻,而地方官员见父皇这么看重大诰,也纷纷以《大诰》来惩治罪罚,造成地方百姓怨声载道。

    只是敢这么直截了当的质疑的,普天之下恐也只有夏之白了。

    朱标叹道:“夏之白,你还真是让孤有些头疼啊,等会回去,你让孤怎么给父皇交代呢?”

    “不过夏之白提的,先通过教化读书人的方式,来宣传大明律跟大诰,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如今天下能读得起书的,多是有一定家产的家族,这些人地位不算低,也较为容易受到地方官府针对,若这些人因遭遇到了不公,率先起来反对,反而比照本宣科的颁发《大诰》来的更立竿见影。”

    “而且读书人才是天下的基石。”

    “让他们学习我大明的道德与法制,未尝不能燃起他们心中的正义之火。”

    “为民纳言,为民声张,也未必不可。”

    朱标点点头。

    他对将道法纳入教材深表认同。

    另一边。

    见其他学士怯怯不敢言,夏之白暗暗摇了摇头。

    这些学士的思想教条太严重了。

    即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当众表露出来。

    夏之白道:“至于最后一门,我列为的是杂学,里面包罗万象,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是用来增长见识的,也有一些对当下发展的思考跟探索,杂学的内容很多很杂,而唯有多思考,才能有新的想法,也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突破。”

    “宋代以来。”

    “儒家学说陷入到了瓶颈。”

    “在宋末便有儒生,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旧有的生产体系,已开始出现生产力跟生产关系的不匹配。”

    “儒家的大儒花了不少时间研究,但始终难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他们也始终在思考方法,而没有将问题归于到方向,而杂学就是要解放思想,以当代的切实情况,对当下的一些事物做一定的解释跟认知。”

    “比如.力,热,光,声,还有闪电。”

    “同时像是医学上,为何几味药搭配在一起,就能治病。”

    “这是什么原因?”

    “还有沙子,若是不断细分细分,再细分之下,究竟能看到什么?以及为什么铁会生锈,铜会生锈,而有时又不会,这又是为什么?”

    “杂学目的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要有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勇气跟胆量,还有眼界。”

    “在治国理念上,朝廷依旧会秉持‘外儒内法’,但在其他方面,却是该进行一定的松绑,要切实的解决回答一些问题,这对于大明看清未来的发展道理很有必要。”

    “我跟不少工师有过接触。”

    “他们很多人只知道怎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不应当。”

    “唯有弄清其内核其本质,大明才能真正的做出改进,也才能在既有的情况下,做出大幅的提升,大明的学士,就该有探知精神,不仅要有动手的能力,还要想明白为什么要这样。”

    “我有理由相信,若是大明把这一切理顺了,大明的发展将会一日千里。”

    “因为蒸汽机就是实例。”

    “如今通过蒸汽机制盐,已经走上了正轨,用不了多久,就能在天下铺展开。”

    “大明如今是缺人的,而蒸汽机的出现,却能大幅减少对人力的需求,若是大明在其他方面也有突破,或许依靠现有的情况,大明就能做到让天下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只不过这条路并不好走。”

    “需要群策群力。”

    “将一些经验,变成一条条纹理,让后人推陈出新。”

    “因而杂学只是一个探索跟思考。”

    “一种启迪。”

    “也当做繁重学业之下的一点消遣。”

    “不过大明怎么说也有几千万人,一人积攒一点突破,或许用不了多久,大明对天下的认知就会有极大的突破,到时.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也未尝不可。”

    夏之白抒怀的笑了笑,眼中流露出一抹憧憬。

    其他人面面相觑。

    他们只听到了不务正业。

    读书就该以研究学问为主,弄这些有的没的,不是在自暴自弃?

    虽然他们心中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是嗤之以鼻,不过夏之白前面说的那些,哪个不比这个更离经叛道?

    他们懒得再多嘴,不然遭来夏之白一阵驳斥,也实在是面上无光。

    而且若夏之白的想法为陛下采纳,日后这五门课,也将在天下所有学室教习,而他们的子弟,只怕也要在其中入读,而这杂学又何尝不是拉开差距的地方?

    其他人见到这些花花绿绿,岂不一下迷了心神,他们的子弟,在他们的督促下,则能专注心神在学业上。

    到时科考才能从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

    甚至于.

    他们还想夏之白多弄几门杂学。

    他们同样也听出来了,夏之白的野心跟雄心。

    他要重塑天下的教育体系,也要重塑天下对律法的认识,更要重塑天下人对大明的认识,还要让天下人保持一种求知跟探索的心境,这种改变其实是很正向跟积极的。

    但.

    这种变化太大了。

    大到天下所有人都反应不过来。

    一切都被推倒重来。

    他们甚至可以预见,等朝廷真颁布政令,夏之白的名声将会变得何等狼藉,也会变得何等的臭名昭著,不过或许这就是夏之白,从初露锋芒时,就表现出了足够的无知无畏,如今只是更进一步了。

    而且夏之白的这套东西未必能推行下去。

    夏之白能跟他们据理力争,但能争赢天下其他士人吗?

    这要动天下多少人的利益啊?

    不仅有士人、还有官吏、还有诸多地主士绅,甚至还包括一些工匠工师。

    夏之白这是在跟天下人为敌,看似正义凛然,大公无私,但若是激起了民怨,保不齐就会像审讯郭桓案的‘吴庸’一样,陛下为平息民怨,让夏之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见诸学士没有反驳,夏之白倒有些意外。

    稍一思量,也明白了原因。

    他从一开始就摒弃了传统儒家那一套,如今只不过是更加明目张胆了。

    刘三吾等学士前面都争辩不过,如今更不会再来自讨苦吃,而且他们发自内心的,不认为自己的想法为被朝廷同意,也就直接听之任之了。

    夏之白摇摇头,也乐见于此。

    这些老学究学问的确很深,但观点也异常保守封建,想让他们改变旧有观点,根本就不可能,也不现实,能让他们不出声反驳就已经很不错了,他这次也只是想借他们的学识一用。

    就在这时。

    阁楼外响起了一道公鸭嗓声。

    声音很细,穿透力十足。

    “静!”

    “太子殿下到!”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