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什么是阴谋论?意思就是说最后被一棒打死的是孙悟空而非六耳猕猴。
这个言论的核心点就是说,六耳猕猴很有可能是如来安排的一个托儿,毕竟这九九八十一难都是佛祖一手安排的,而在地府之中,经“谛听”听过之后,“谛听”明知道真假却不敢说!
原文谛听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这不敢说就成了第一个令这些读者疑惑的点。
要说这两大妖猴实力强大,那自然不必多说,以谛听的实力惧怕二人大打出手也说的过去,可是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个法力高强之人,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何许人也,佛教四大菩萨之首,与观音、文殊、普贤齐名,可见此人之利害!
即便如此,谛听依旧却道不可当面说破,道去雷音寺释迦如来那里,方得明白!
这是第一个令人疑惑的点!
还有第二个令人疑惑的点,那就是孙悟空的本事!
要知道,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了一身法术之后神通广大,可恰巧,冒充孙悟空的六耳猕猴却也拥有和孙悟空一模一样的法术,这可能是巧合吗?
要知道,孙悟空学习法术并不是一蹴而就,既然如此,六耳猕猴的后面至少肯定有一方大佬在教授其法术,否则不可能造成这样的情况!
纵观整个神话世界,有能力做到这种地步的,除了菩提祖师,还有如来!
如果说上述两点,都只是臆测,那么接下来一个点,就更是让一些原本觉得这些阴谋论者在过度解读的人都愣住了。
因为在这章的叙述中,中明明提到了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六耳猕猴则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这说明六耳猕猴不是傻子,从文字上来看,万物皆明,甚至有能力知道过去和未来发生的事情。
如果真的是这样,如果六耳猕猴明知自己会被如来看穿,又怎么会去如来那里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了,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
……
“卧槽,我怎么都有点相信了……”
“说实话,有些道理啊,不是胡说的好像……”
“这么仔细一想,貌似确实是有一些怪。”
“还有,你们快看!”
“不会吧……”
就在这些网友们讨论这个点的时候,后续的细节陆陆续续给更多的阴谋论者给扒了出来,就譬如六耳猕猴为什么会死!!
要知道,这一路上很多作恶的妖精都没有死,而六耳猕猴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罪过,一向慈悲的如来怎么会要让六耳猕猴死呢?
再加上最后一点。
同样是最最关键的一个佐证。
那就是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孙悟空并不完全都听唐僧的话,甚至经常和唐僧有意见上的冲突,导致唐僧念紧箍咒,之前的白骨精亦是说打就打,虽被禁锢,可心有桀骜。
可在自从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后,孙悟空从此保护唐僧安安分分,与之前判若两人!!
综上所有的原因,这些读者才认为,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之中,真正死去的是孙悟空,而非六耳猕猴。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当然,持反对态度的也有很多,这其中最最关键的佐证就是原文。
在原文中,并没有模糊的给到“某一只猴子”惨死,而是完完整整写道: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如果真的如这些“阴谋论者”所说,被打死的是孙悟空,取而代之的是六耳猕猴,那么当时就不可能会是这般描述。
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因为即便是孙悟空知道其阴谋,以孙悟空的性格,一定也不是这样一个反应!
所以在他们认为,这些想法纯粹是过度解读。
这真假美猴王就是佛祖给西行路上安排的一难罢了。
关于这段剧情的讨论愈演愈烈,到最后,甚至到了老贼的博客底下@老贼,希望老贼给出一个来自作者的答案!
可老贼当然不可能管这些讨论。
这些年,即便老贼的作品里有再多争议,再多讨论,身为作者的老贼都极少极少在公开场合表达出自己对于这本书的观点,而是将作品完全交给了读者。
而且即便是在前世,这些所谓的“阴谋论”是很有价值的。
所有的过度解读,这都说明了作品引起了读者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单单是这个,价值就很高了,因为在现代社会之中,读者越来越不愿意去思考,导致的就是在整个社会的言行举止中,都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想法即便是错的,可至少是有理有据的,建立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这些讨论,那么作品发布出来的意义就会缺少很多。
当然,之所以被称之为“阴谋论”,还是因为这大多都基于主观臆断之上。
可不得不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因为孙悟空并没有什么版不版权之说,所以在《西游记》发布,这种讨论出来之后,第二天,网文网站上就出现了很多很多关于孙悟空与《西游记》的作品,都是写孙悟空被六耳猕猴取代之后,被如来镇压之后的故事!
其实这样的,在前世同样有很多,甚至漫画也有,这俨然成为了《西游记》的另一种发展方向。
看到孙悟空受难,最后脱困,再最后与八戒,沙僧重聚,打上那天庭!!
再度大闹天宫!
这剧情……
光是想想就刺激!
毕竟在这类中天庭那简直就是“道貌岸然的大反派”,不大战天庭说不过去。
……
整个《西游记》阅读下来,万千读者就一个感受——
牛逼!
老贼硬生生在现代世界中,有他的笔,他的文字,在一个虚拟广阔而庞杂的艺术世界里,展现出了超凡的艺术想象力。
用瑰丽的、幻想的翅膀,将这个世界的读者们都带入到了天宫之中,带入到一个又一个的神仙洞府,这个人们鲜为人知的世界之中!
不管是故事情节还是语言文字,这部《西游记》可以说都是无可挑剔,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
……
“《西游记》是九州文学艺术的一座不朽丰碑!”
这个评价,并不是夏州人自己评的,而是世界媒体给予《西游记》的评价!
他们不知道老贼究竟是走遍了多少个地方,了解过多少地方的历史,文化,不知道为什么老贼写英州,就如同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州人。
写俄州,就像是经历过一百多年前的革命时代一样。
至于夏州更不用多说,那种独属于夏州的文学艺术韵味,可以说因为夏州悠久的文化历史,是其余九州都没有的风韵!
几乎是在《西游记》发布后的两周之内,长安影视公司就宣布,将会与老贼展开合作,将《西游记》拍摄成电视剧,进一步的扩大《西游记》的影响。
在前世,那一版经典的《西游记》影响实在是太过深远,深受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几乎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各地电视台都要重播,而学生们更是百看不厌。
文学艺术,光是通过文字,很难如同影视那般大规模传播开来。
……
文学源于生活,经典来自现实。
《西游记》的经典性,就源自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壮举,然后结合上神话故事的艺术性加以改编创作。
史书所记“此等危难,百千不能备叙”,被形象化为“九九八十一难”,
就算是《西游记》没有出来之前,关于《西游记》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沿着时光长河缓缓流动,在晚唐五代到宋元之际,就出现了各种体裁的西游文艺作品。
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有每一个版本的有趣之处,严肃的历史真实、浪漫的文学想象和活泼的民间传奇,融汇交织。
慢慢地,人物和故事逐渐趋于一致,终于,在老贼的《西游记》中,完成了艺术整合。
而如果仅仅觉得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神话故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鲁迅先生曾经这般评价《西游记》道:
“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
“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在整个构建的神话世界之中,其实能够看到很多现实社会的投影,还有对待那个时候封建统治者的态度。
玉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看似气势十足,实际上根本奈何不了孙悟空!
而孙悟空这样拥有着惊世之才的猴子,竟然要去看马,当弼马温?
再譬如,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
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
再再譬如!
同样是读者们一眼就能够看出的一点。
那就是整个西行路上,几乎多数的妖怪,都与上头有瓜葛,不管是神还是佛,就譬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骑,金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狮驼岭三魔王均与文殊,普贤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有关系。
到了最后,甚至孙悟空都没有办法奈他们何,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上头的人收走。
正应了读者说的那句话:“有关系的妖怪犯了错会有人保,没背景的都被打死了。”
因为故事的背景就在封建社会,而古代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官僚,官官相护,鱼肉百姓,这些现实意义,都是印刻在整个封建社会的背景之下。
这些深层次的艺术经典性,你让寻常的读者来看,来感受,他们第一时间肯定是很难感受出来的。
可是有一点,他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
那就是老贼的人物塑造实在是太太太太……牛逼了。
这其中,不管是主角孙悟空还是猪八戒,都被塑造的栩栩如生,这同样是老贼从第一本书开始就被赞誉的一点。
孙悟空拥有着绝世本领,超强武艺,天不怕地不怕,敢于反抗一切,即便是天庭,即便是佛祖,只要孙悟空觉得不公,他便会手持金箍棒,扶摇直上九万里,直面不公!
人性,神性,猴性。
这三重特点在孙悟空的身上展现的淋漓极致,每当看到孙悟空敢于人斗,敢于妖神斗,敢于天斗的时候,试问哪一个读者能够不为之振奋!
那取经前的桀骜,看的读者们是爽快不已。
可取经之后呢……
真的如同万千读者所说,被禁锢了吗?
当然不,即便孙悟空“成熟”了,可古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孙悟空对于不公的态度自始至终就没有改变过,那种卑躬屈膝的场面,从来就没有在孙悟空的身上出现过。
就譬如第三十三回,孙悟空这般道:
【“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
这个道半声不肯的不是别人,正是玉帝。
再譬如第三十五回,得知妖怪是观世音菩萨所派,悟空这般作念道:
【“如今反使精邪掯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
这个他,指的正是观音菩萨!
即便这些大人物的身份足够强势,即便这些不公悟空无可奈何,可孙悟空从来没有接受过。
第七十七回,甚至直接了当对如来说:
【“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
这话完完全全的表明了悟空的态度,即便被佛祖镇压过,孙悟空依旧丝毫没有惧怕。
因此从来不代表说悟空到后期变成了“天庭的一条狗”这样的说法。
孙悟空的形象自始至终就没有变过,不畏强权,不为困难而屈服!
这世间上所有所有的不公……
有人说,这世界就是这样,你要学会接受这个本就不公平的世界。
或者说,这世界本就不会公平!
可正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所写的那样,那句甚至可以被称作是鲁迅先生最经典的文字之一。
【“从来如此,便对么?”】
……
最新网址:www.00shu.la